1. 什么是EDI
EDI(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)即電子數據交流,在國外已被普遍使用,尤其是汽車制造、批發、物流等行業。近幾年,國際供給商爲呼應國外推銷商關于數據平安傳輸的要求,也逐漸開端部署EDI系統軟件與其推銷商樹立EDI銜接,以確保數據平安傳輸。
復雜來說, EDI系統軟件是整個供給鏈系統的兩頭樞紐,目的是將貿易單方的業務系統銜接起來,進而傳輸電子類的貿易單據(如訂單,發票,庫存等等)。
2. 作用
加密傳輸數據,標準企業間業務數據字段,實時將企業A系統中的業務數據同步到企業B業務系統。
3. EDI的詳細使用
實踐上關于企業來說有什么益處呢?舉個栗子,國外企業A如何向向中國企業B下訂單呢?假如沒有EDI系統軟件,需求如下預備:
一個英語翻譯
plus 可無妨礙運用外語與老外客戶溝通
plus 會運用郵件系統
plus理解國際貿易術語,看得懂英文單據如PO(訂單)
plus 每天 15:00- 24:00 守在電話/郵箱前等候訂單告訴
plus能順利進入客戶外文系統,錄入訂單確認與發貨告訴
plus 錄錯發貨數據后能否及時止損
plus能及時疾速的將客戶訂單錄入業務系統生成銷售單以供消費排程
那么,整個下單進程中企業B還是會面臨如下成績:
客戶下了單,郵件沒有收到?
言語了解招致各種成績?
無法及時發貨確認招致交貨延期?
數據錄入ERP錯誤招致消費事故?
臨時加日班,業務人員離任率爆表?
時差成績招致客戶結款遲緩?
假如有了EDI系統軟件,那么企業B將:
EDI系統軟件將單據轉換爲中文,隨便看懂數據實時失掉客戶訂單,
防止時差招致的加班,降低業務離任率
客戶訂單間接錄入企業ERP,防止人工錄入誤差
及時布置消費與發貨,
防止消費事故與庫存堆積
電子發票協助及時結款即時生成發貨貼紙(支持各種國際條碼格式如GS1)
系統回執明白接納后果,防止扯皮與糾紛
綜上所述,EDI系統軟件可完成企業間的業務單據自動平安交流,無需人工參與,降低誤差,完成高速平安的供給鏈數據交流,添加貿易單方的任務效率,樹立貿易信任。詳細罕見的使用單據有:訂單,庫存查詢,發票,發貨告訴,收貨確認,銷售報告,物料需求等等。大小節省的人力和工夫本錢,精簡供給鏈庫存,進步收益。
4. 物流EDI
物流EDI是指貨主、承運業主以及其他相關的單位之間,經過EDI系統軟件停止物流數據交流,并以此爲根底施行物流作業活動的辦法。物流EDI的參與單位有貨主(如消費廠家、貿易商、零售商、批發商等)、承運業主(如獨立的物流承運企業等)、實踐運送貨物的交通運輸企業(鐵路企業、水運企業、航空企業、公路運輸企業等)、協助單位(政府有關部門、金融企業等)和其他的物流相關單位(如倉庫業者、專業報送業者等)。物流EDI的概念模型。
. 物流EDI的運作進程
(1)發送貨物業主在接到訂貨后制定貨物運送方案,并把運送貨物的清單及運送工夫布置等信息經過EDI發送給物流運輸業主和接納貨物業主,以便物流運輸業主事后制定車輛分配方案,接納貨物業主制定貨物接納方案。
(2)發送貨物業主根據顧客訂貨要求和貨物運送方案下達發貨指令,分揀配貨,將物流條碼標簽貼在貨物包裝箱上,同時把運送貨物種類、數量、包裝等信息經過EDI發送給物流運輸業主和接納貨物業主。
(3)物流運輸業主從發送貨物業主處取運貨物時,應用車載掃描讀數儀讀取貨物標簽的物流條形碼,核實與先前收到的貨物運輸數據能否分歧,以確認運送貨物。
(4)物流運輸業主對貨物停止整理、集裝、制造送貨清單并經過EDI向接納貨物業主發送發貨信息。在貨物運抵接納方后,物流運輸業主經過EDI向發送貨物業主發送完成運送業務信息和運費請示信息。
(5)接納貨物業主在貨物抵達時,應用掃描讀數儀讀取貨物標簽的物流條碼,并與先前收到的貨物運輸數據核對確認,開出收貨發票,貨物入庫,同時經過EDI向物流運輸業主和發送貨物業主發送收貨確認信息。
上一條: 攝像頭的主要功能特性
下一條: 家用防盜報警器誤報的解決辦法